多利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多利小說 > 執掌好萊塢 > 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

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

-

4000萬的首周票房數字,使得咒怨這部電影,一經播出就成了一個傳奇。

這些年來,好萊塢的電影首周票房最高的,也就是4000萬左右,很難再有所突破,而這樣的數字,基本上也都是屬於一些大投資,大製作的電影,一千萬的投資就在第一週拿到了4000萬的票房,這樣的數字,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這部電影是有史以來最恐怖的電影!”

在電影播出之後,很快,各種宣傳和評論就已經鋪天蓋地的來了。而一般來說,恐怖片的宣傳,都是宣傳自己的電影有多麼恐怖的,這本來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可是,這部咒怨自稱自己是最恐怖的,可以說是名至實歸。

“比起來彆的電影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恐怖。”

“電影看的時候還好,看完後不敢自己回家。”

“這樣的電影真的不敢看第二遍,以後我再也不看恐怖片了。”

觀眾們對於這一部電影,做出的都是這樣的評論。而這些評論,也解釋了電影的票房為什麼會很高:看恐怖片的人,追求的就是刺激,既然這部電影能夠讓人刺激,那當然會有人看。4000萬的票房成績,和它得到的讚譽相比,真的不算多。

如果說隻是票房超過了毒品網絡,那也並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恐怖片的下滑幅度非常大,畢竟一部電影上映一段之後,冇有了新鮮感之後,就很難再讓人害怕了。與之相比。毒品網絡這樣的電影後勁十足,完全有可能追上去。

可是,在這兩部電影上映之後,最讓人無奈的,不是票房。而是在電影上映之後,很多媒體也都在討論著這一部電影。

之所以討論的人多,倒並不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票房很高。而是因為這部電影一經播出,就立即給了媒體很多的啟迪:比起來彆的恐怖片,這部電影的差彆太大了。

“這是今年最好的恐怖電影,也為我們打開了恐怖電影的另外一種拍攝方式。在恐怖電影中。運用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音樂,氛圍來塑造一種壓抑的氣氛。這部電影的投資不高,冇有太多的特效,卻依然是讓人看過之後不寒而栗。這是它的成功之處。”

媒體上麵,現在相當熱衷於討論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因為這部電影和彆的恐怖片一看就是不一樣的。和美國人現在比較習慣使用的血漿手法不同,這部電影拍攝的手法獨樹一幟。

實際上,如果真的說起來的話,美國並不缺乏心理壓抑的恐怖片。閃靈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恐怖片的經典之作,庫布裡克和斯蒂芬金聯手製作的電影,也是十分讓人壓抑的。可是,這些年來。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少了。

美國的恐怖片,這些年其實已經走上了一個比較偏頗的道路。因為現在很少有人有庫布裡克那種天才,因此。他們的恐怖片也就隻能夠越來越往血腥暴力上發展了。既然不能夠做到讓人心理壓力,那就讓人有著感官刺激好了。美國人往往把恐怖片拍成了驚悚片,靠著強烈的視覺衝擊來讓人覺得害怕。美國電影大多數的做法都是在密閉環境裡麵一個殺人狂或者是怪獸,用這種東西來刺激人們的視覺,讓人害怕。美國人對這種做法得心應手,還編成了套路。可是,這樣的電影再怎麼拍攝。也都不過是感官刺激。在心理層麵上,這些視覺刺激很難有什麼影響。

可是。日本的恐怖片不同。日本恐怖片注重氛圍的渲染,注重持續不斷的衝擊。靠著詭異的音樂,非正常化的色調,窺視般的鏡頭,再加上剪輯效果,讓電影充滿著詭異可怖的氣氛。它不像美國恐怖片那樣喜歡選擇一個無人的環境讓殺人狂大殺特殺,他更加喜歡的是選擇生活有關的環境,就在家中,學校,公司等人人都需要去的地方,突然出現恐怖效果,讓真實和虛幻結合起來。

看完了美式恐怖片,人最多產生的想法,也就是旅遊的時候注意不要落單,但是看完了日式的恐怖片,卻越想越會讓人害怕,因為電影中的東西,都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女巫布萊爾得靠著一年的宣傳來偽裝成這是一部紀錄片,才能夠勾起人們的恐怖之心,讓人覺得害怕,可是,咒怨根本不用——就算是人們都知道這是假的,可在看完之後,看到生活中類似的東西,還是會害怕的。

這種心理上的壓力,纔是電影最為可怖的地方,也是媒體討論最多的。畢竟美國曾經是有著閃靈這樣的經典電影的,他們也自信自己能夠拍攝出來那樣的好東西,現在看到一個日本人的電影在美國竟然獲得了這種成功,這也讓不少美國人都在反思自己的恐怖片這些年是不是越來越差勁了。

這樣的議論占據了所有的版麵,一時之間,人們對毒品網絡的關注也少了很多。雖然誰都承認,這部電影確實是拍攝的很不錯,不僅質感十足,而且濾鏡的使用和導演講故事的平和的紀錄片風格都很有個性,可是,這部電影畢竟已然很難擺脫故事平淡的問題,而且,電影本身討論的是毒品問題這樣無法結束的大問題,卻冇有給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尾,而是用一個開放式結尾結束,也讓人意猶未儘。

當然,整體而言,這部電影還算是一部佳片——能夠有這種拍攝水準的導演,本身就不多。可是,再好的拍攝水準,難以掩蓋電影本身的不足,尤其是今年有著和無間道的比較,這部電影的問題就更大了。

“比起來利維在無間道的最好,讓安迪給托尼的墳墓敬禮的做法,毒品網絡的結局並不讓人滿意。索德伯格確實是天才,他展現給我們的是他出色的攝影手法。可是,他的電影過多的偏斜於技巧,有些炫技般的做作,這也證明他和頂級大師還是有著不小的距離的。”

電影出來之後,媒體對索德伯格頗多指責。這樣的指責,和清水崇獲得的誇獎對比著看,也讓索德伯格的處境極為不利。

人們對電影的評論,總是會參考導演的身份和電影的片種的。對於清水崇來說,拍攝一部恐怖片,哪怕冇有任何深刻的社會意義,隻要能夠有票房就算是成功,而能夠引發了人們對恐怖片的討論,這就是極為巨大的成功了。而相比之下,索德伯格這樣的大導演,要求可不會那麼低,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有炫技的行為,這本身就是不可取的。

“作為好的導演,拍攝電影的時候需要技巧,可是卻不能夠被人看出來是在故意使用技巧。技巧是需要為劇情服務的,如果反過來那麼電影就冇有意思了。”

索德伯格可以說是吃了身份的虧:作為一個久負盛名的天才導演,拍攝的電影不夠出色就足夠媒體指責了。尤其是和同期上映的咒怨一作比較,這部電影收到的埋怨就更多了。

這兩部電影,如果不是在同一個時間上映的話,人們估計也不會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一部商業化的恐怖片,和一部現實主義反映毒品問題的電影,這本來也不是可以比較的東西。

可是,既然媒體早就挑起來了票房之爭,對此也宣傳了很久了,那麼,現在他們自然也會把兩部電影放在一起。

當然,索德伯格比較的,不是清水崇,而是電影背後的利維。

“利維自己不是一個喜歡拍攝商業片的人,實際上,他也隻拍攝過一部無間道算是商業片,可是卻依然很文藝化,在拍攝完了之後,他也立即去拍攝彆的文藝片了。可是,不喜歡商業片,不代表他拍攝不了商業片,對清水崇的提拔,已經足以顯示他的眼光過人了。而相比之下,索德伯格有些過於急功近利了,他可以做的更好的。”

對於利維,人們充滿了讚譽的聲音:清水崇以前冇有拍過什麼戲,甚至索尼公司都不肯出品他的電影,可是利維卻看出來了他的水平不同凡響。再加上上一次他能夠破格使用諾蘭,利維的兩次用人,足以顯示出來他對出色的導演的賞識能力。

而索德伯格今年本來已經有了一部永不妥協上映了,那部電影的質量也不錯,足以讓他獲得很多讚譽,因此,他現在拍攝第二部電影的做法,也就讓人覺得,他是急功近利了。

“現在,媒體的輿論,對索德伯格極為不利。人們都說,他拍攝兩部電影,有些故意追求雙提名的意思,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想法,這樣的輿論,對我們極為有利。”

對於這一次的媒體戰爭,亞曆山大一直在關注著,這些話語,也很讓他滿意了。

“你冇有看出來嗎?這是給我下套呢!我今年可是也拍攝了兩部電影,如果我的這部迷失東京拍攝的水平不夠,那麼,你們猜猜,他們會怎麼說?”對媒體的評論,利維卻隻是笑笑。

利維可不認為,媒體會有那麼好心眼,真的是為了誇讚他。這不定又是誰在背後煽風點火了,說著索德伯格急功近利,利維不也一樣是拍了兩部電影?這場戰爭根本冇有勝利,最關鍵的還是利維的新電影。

“可是你對你的電影,是有信心的吧?”亞曆山大反問道。

“當然。我對我的電影有著十足的信心——而且,我對查理茲,更有著十足的信心。”(未完待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