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多利小說 > 大唐酒徒 > 269章秋風萬裏芙蓉舞(二)

269章秋風萬裏芙蓉舞(二)

-

睿笑了笑,起身躬身道,“父皇,母妃舞姿曼妙令怡,兒臣隻是微有讚譽之辭,冇有吟詩。”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宵。

**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本是白居易描寫楊玉環的詩句,蕭睿不過是見武惠妃霓裳翻飛,跟李隆基郎情妾意的,頗有白老先生詩句中之意境神韻,一時忘形脫口而出罷了。

但高力士卻在一旁微微一笑,“皇上,老奴倒是聽到了蕭大人的這幾句妙語。”

“哦?說來給朕聽。”李隆基饒有興致地側頭看著高力士。

蕭睿暗暗咒罵了一聲,高士正要張嘴,突然看到蕭睿投來的“不善”目光,微微一怔,也冇多想,徑自朗聲道,“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苦短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李隆基眉梢一跳,繼而哈哈大笑起來,手指著蕭睿笑罵道,“你這個孩子,你這是在說朕跟惠妃……”

這詩句如果是由別人吟出,或者有幾分曖昧之意,怕是會引得李隆基的不滿。但這從他女婿蕭睿的嘴裏出來,就帶上了一層一種親人間晚輩向長輩開玩笑的意味。而李隆基細細品味起來,倒還真覺得這詩句的確是他跟武惠妃柔情蜜意的真實寫照,所以,不僅冇有生氣,反而心中又滋生起幾分柔情來。

武惠妃緩緩擺了擺,樂聲停止,她的舞姿也旋即告一段落。她盈盈走下舞場,向場下行去。路經蕭睿身側的時候,眼中隱隱投射出的一抹嗔意讓蕭睿尷尬地垂下頭去。

所謂同樣地幾句詩。聽在不同人地裏。就理出不同地含義。

李隆基為之欣慰和柔情起。而武惠妃則心中有些複雜。說不出是一種什麽滋味。總覺蕭睿這字裏行間有幾多說不清道不明地味道。

李憲朗聲大笑道。“果然是赫赫有名地才子酒徒。皇上。蕭睿地詩才果然出眾。出口成章。令人讚歎。”

頓了頓。李憲又道。“皇上。我等與皇上、惠妃娘娘在芙蓉園中飲宴。如此美景。不吟詩實在是太可惜了。”

李憲地意思。本來是想趁機看看蕭睿地詩才。但他地話還冇有說完。就被對麵地壽昌公主打斷了。“皇上。寧王兄。臣妹聽聞太子殿下才思敏捷。今日何不請太子殿下即景吟詩一首。也讓臣妹等開開眼界。”

李憲一愣。但也不以為意地笑了起來。點了點頭。

而李隆基則是皺了皺眉,誰不知道,現在地太子、之前的盛王李琦年少貪玩,冇有讀多少書,在這文學上冇有多少功底,要讓他吟詩那純屬是難為他了。李隆基知道,壽昌公主是支援慶王李琮繼承皇位的,因為李琮一向跟壽昌公主走得很近,感情也很好。此番有意點題,無非是趁機羞辱一下李琦罷了。

武惠妃更是心裏暗暗罵了幾聲,但她也冇有辦法,總不能直接站出來說李琦不懂吟詩吧?要知道,盛唐是一個詩歌地國度,幾乎人人都能吟出幾首歪詩來。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中,不會吟詩確實是一件挺丟人的事情。

李琦麵紅耳赤地站起身來,側臉望向了蕭睿。

當著這麽多地皇家長輩,他自覺很丟臉。可是蕭睿卻冇有覺得有什麽好丟人的,皇帝又不是詩人,當太子不懂吟詩算什麽。見蕭睿麵色無動於衷,李琦心中哀呼一聲,麵色更加的漲紅。

“太子殿下,如此美景在前,皇姑等可是在等著你的佳句呢?”壽昌公主嘴角浮起一絲嘲諷。李琦在她心裏,一直是一個不學無術地小屁孩,她對李琦奪了李琮的太子之位早就心懷不滿,如今找到機會,那還不是儘情地發泄一些心中的“怨恨”。

“我……”李琦支支吾吾道。

見自己的兒子出醜,武惠妃嫵媚的臉上也頗覺難堪,垂下頭去。

李琦轉首求救似地偷偷望著蕭睿,蕭睿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

……

李琦正在尷尬間,卻聽園門口那邊傳來一雜的聲音。

李隆基皺眉沉聲,“什麽人在那邊喧嘩?”

皇帝帶人在此飲宴,什麽人膽子這麽大?要說別人還真冇有這個膽子,但李騰空卻是個例外。她一路急匆匆行來,準備要“捉姦”,順便教訓教訓阿黛,但來到芙蓉園之後,卻見芙蓉園被羽林軍團團戒嚴,說是皇帝在此飲宴,蕭睿也在其中陪宴,李騰空便有些好奇。

她還倒是皇帝在此賜宴人

由蕭睿作陪呢。豈不知,阿黛還冇有正式進宮覲見算是覲見了皇帝,她也冇有那麽大地麵子,能讓李隆基專門為其出宮設宴。

高力士嗬嗬笑著,回來稟報道,“皇上,是睿的……”

李隆基哦了一聲,“原來是那丫頭,讓她也進來吧。”

……

……

李騰空半路插了這麽一杠子,但李琦地尷尬卻是絲毫冇有解除。

壽昌公主有些不耐煩了,“太子,你倒是吟還是不吟?”

李琦長出了一氣,恰好望見蕭睿遞來的那一抹眼色,歎了口氣,“皇姑,李琦才疏學淺,急切之間,確實吟不出佳句來,還請皇姑和父皇恕罪!”

壽昌公主輕輕嗤笑一聲,“,想不到堂堂地太子殿下……皇上,兩位皇兄啊,我看啊,蕭天子門生、才子酒徒的名聲也未必就名符其實了……否則,子從他學習,怎麽連……”

壽昌公主地雖然輕飄飄地,也帶有幾分開玩笑的色彩,但聽在李琦耳朵裏卻很不是個滋味。而蕭睿則是心頭一動:奧,原來這壽昌公主說到底還是衝自己來的。

不過,蕭睿不願意在這種無關緊的問題上跟她爭辯什麽,而事實上,也爭辯不出一個什麽結果來。

蕭睿笑了笑,“壽昌殿,太子乃一國之儲君,日日學習的是治國安邦的大策大計,至於這些風花雪月的詩詞歌令,功底深淺並不那麽重要。隻要太子殿下時時以父皇為楷模,將來爭取當一個四海來朝的英明之主就是了。”

李隆基哈哈大笑起來,“也是。”

武惠妃眼前一亮,旋即昂首挺胸地直了身體,眼角的一抹魚尾紋如眼下的芙蓉花一般綻放,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

王嘴角笑眯眯地,他對睿太瞭解了。而李憲則暗暗翹起了大拇指,心道這蕭睿太會說話了,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讓李琦擺脫了困境,這話雖然有些“歪理”,但聽起來就是讓人感覺很舒服。

李琦又羞又愧,垂首坐在那裏,心潮起伏。

從這一刻起,他決心要刻苦攻讀詩書,不求能像姐夫蕭睿那般出口成章,起碼不能再淪為人家的笑柄了。但是,他生性不太喜歡讀書,雖然這些日子在蕭睿的再三“強迫”下讀了些書,可他一想起那些撲頭蓋臉的之乎者也,就不免有幾分頭疼。

壽昌冷笑一聲,“你這是說的什麽話?為君者,講究文治武功,一如皇上,文采橫溢,武能安邦,創下不世之基業;再如慶王,文武雙全德才兼備……”

蕭睿笑了笑,再不做爭辯。

壽昌見他有“隱忍”之意,不由就更加相信了崔和李琮對蕭睿的看法:沽名釣譽,言過其實。

其實,壽昌與蕭睿之間並冇有什麽過節,也並不瞭解蕭睿,她對蕭睿的“不良印象”基本上出於一種天然的排斥——因為崔渙,因為李琮。

她撇了撇嘴,“皇上,臣妹建議為太子殿下另覓一良師吧……”

李隆基皺了皺眉,還冇說什麽,一旁冷眼旁觀好半天的李騰空再也按捺不住了。壽昌有意羞辱太子,李騰空管不著也不想管,但是,壽昌將矛頭對準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一向出了名刁蠻不讓人的李騰空焉能吃這個虧。

她霍然站起身來,大聲道,“壽昌殿下,我家蕭郎才學過人,眾所周知,堪為太子之師,何必再多此一舉?”

“是嗎?”壽昌瞥了蕭睿一眼,嘴角輕輕一挑。

李騰空望見壽昌臉上的嘲諷之意,脫口而出,“不就是吟詩嘛,不要說我家蕭郎,就算是我,也不比你們崔家的那些子弟差多少。”

壽昌不滿地瞪了李騰空一眼,心裏暗罵,“不懂~的臭丫頭。”

但李騰空是李林甫的女兒,在皇族中又是出了名的難纏刁蠻,壽昌也不好太過讓她難,隻不屑地笑了笑,“哦,我們這一向隻知道騎馬射箭的相府六千金也學會吟詩作對了?難得,難得呀。”

“你不要小瞧人。”李騰空有些急了,她雖然刁蠻,但也好麵子。被壽昌這麽一激,也有些下不來台。可是,她雖然也頗有才學,但急切間要吟出一手貼情貼景的詩來,也不是那麽容易。

正在著急難堪間,卻見自己的蕭郎探手拉起了身旁一枝芙蓉,輕輕一搖,沸沸揚揚的芙蓉花瓣隨著清風飄舞著,向蕭睿周遭飄落下去。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