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多利小說 > 大唐酒徒 > 250章安祿山的摺子

250章安祿山的摺子

-

祿山突然俯身靠近蕭睿,呼吸變得有些急促起來。\\\\出的臭氣和臊氣讓蕭睿暗暗皺了皺眉,安祿山本是胡人,整日以肉食為主,再不“刷牙”淨口,這口氣自然是相當地令人作嘔。

蕭睿往後仰了仰身子,撇過頭去。

安祿山毫無所覺,從懷裏掏出一麵奏摺來,低低道,“蕭大人,這是安某上奏給皇上的摺子,還望蕭大人代為轉呈。”

蕭睿哦了一聲,探手接了過來。

如果李林甫在這裏,他一定會發現,安祿山遞給蕭睿的摺子,跟他在書房裏看的摺子是一般無二的。似乎,這安祿山也傻,知道他的摺子遞了上去一定會被扣押在李林甫的手裏,能不能如願交到皇帝手裏,讓皇帝看到,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蕭睿隨手翻開,眼神一凝,“參王忠嗣?”

安祿山點了點頭,“還望蕭大人幫忙。”

蕭睿突然默然不語,玩味的眼神投射在安祿山的身上,掃視了一圈又一圈,看得安祿山多少有些毛骨悚然。

“安大人好心思,知道蕭某剛剛與王忠嗣之間鬨了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來托蕭某轉呈奏表,當真是用心良苦啊。”蕭睿嘴角一曬。

安祿山嘿嘿一笑,“王忠嗣位高權重,一向以權勢壓人,安某雖不才,但為了江山社稷,鬥膽仗義執言……還請蕭大人成全!”

見蕭睿冇有吭聲。安祿山繼續道。“自神武朝起。奚人便歸順我大唐。開元元年。皇上援引舊例。在赤峰設置饒樂都督府。任命奚人首領李大輔為饒樂都督府都督。開元2年。皇上對奚人頗有封賞。更是將東平王外孫楊元嗣地女兒以永樂公主地身份賜婚李大輔之子李孟臨。”

“奚人一向在邊塞協助我大唐抵禦契丹和突厥殘部。對大唐忠心耿耿。但是。王忠嗣到任範陽後。窮兵黷武。屢屢在奚人封地挑釁。前不久更是強納李大輔幼妹為侍妾……蕭大人哪。王忠嗣突然秘密舉兵陷饒樂城。奚人所部上萬口多半都誅殺。殘餘逃向大漠。”

安祿山滔滔不絕地說著。儘蠱惑之能事。在他看來。以他層層相扣地設計。再加上蕭睿對於王忠嗣地仇恨。蕭睿定然會協助他完成這場構陷王忠嗣下台。而他自己上位地驚天大局。

豈不知。作為熟知曆史地穿越者。蕭睿根本就不相信。王忠嗣會做出這種事情來。這種屠城屯並奚人土地地行為。倒是安祿山其人最擅長地東西。所以。安祿山越說。蕭睿心裏越加冷笑。隻是他也不可能說破。

王忠嗣地牙兵聚眾滋事衝擊忠勇侯府。這種大逆不道之事不需要蕭睿出麵。作為皇帝地李隆基為了保持皇室地尊嚴。定然不會放過王忠嗣。

死罪不至於。但罷黜官職下野回鄉應是一種必然。如果不是安祿山平空插了這麽一杠子。蕭睿定然會樂觀其成。但安祿山這麽一攪和。倒是讓蕭睿悚然一驚:假如王忠嗣下台。那得益地定然是安祿山。一想起安祿山有可能繼任範陽節度使。再想想曆史上地安史之亂。蕭睿額頭上冒了一層細密地汗珠。

不,絕對不能讓安祿山上位。

倘若安祿山知道,自己此次又是送禮又是“低三下四”地懇求,居然無意中壞了自己的大事,想必會氣死當場。

安祿山不會知曉蕭睿心裏的心思,見他低頭沉吟不語,便在一旁等待。他不著急,他認為,對王忠嗣,蕭睿肯定是希望將他搞下台的。而他,不過是適時為蕭睿提供了一個下手的台階罷了。

蕭睿拿定主意,抬起頭來淡淡一笑,回頭瞥了一眼默然跪坐在自己身後地極品奚人少女,“安大人好算計,隻是你有啥證據?王忠嗣乃是皇上看重的邊疆大臣,又是公爵,曆來戰功赫赫,僅憑你一本摺子,就能扳倒了他?”

安祿山嘿嘿一笑,“蕭大人,奚人有一部數百人在外逃時無意竄入安某的管製區域,這些劫後餘生的奚人豈不就是最有力的證據?再者,王忠嗣強納奚女為侍妾,此事範陽軍中皆知,再加上那侍妾如今也在長安地王府之中,王忠嗣就是想抵賴也抵賴不了。”

蕭睿眉頭一跳,訝然道,“王忠嗣還真是納了奚女為妾?”

安祿山臃腫的身形一挺,“那是自然。聽說那李大輔的幼妹生的一幅媚骨,床第功夫甚佳……當然了,容貌比她差遠了。”

安祿山曖昧地指了指蕭睿身後的奚人少女,湊了過來,“這奚女的滋味兒,蕭大人一會自行品嚐,安某就

大人了,嘿嘿。”

蕭睿皺了皺眉,霍然起身,擺了擺手,“既然如此,蕭某就恭送安大人了。”

“蕭大人忙,安某告辭,告辭。”安祿山嘿嘿笑著,晃悠著肥豬一般的身子,悠然離去。

安祿山心裏非常地舒暢。在回長安之前,他還在愁著怎麽才能讓自己的構陷計劃推進下去並獲得皇帝的支援,成功將王忠嗣搞下來。

所以,他試探著將摺子遞了上去,並同時給李林甫送去了一份厚禮。

其實,這些年,安祿山並冇有斷下給李林甫送禮。隻是李林甫雖然照收不誤,但卻從來冇有給他出過什麽大力。這範陽的節度副使,還是指望他自己的一圈胡旋舞引起李隆基興趣得來地。儘管如此,安祿山也並冇有放棄李林甫。安祿山雖然是胡人,但他的心思之陰沉縝密,卻遠遠超過了一般地漢人臣子。當然了,他對於權力的狂熱,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地。

可就在他彷徨焦灼的時候,蕭睿跟王忠嗣卻發生了衝突,而且是大沖突。安祿山暗暗感謝那些囂張地牙兵,為自己送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他看來,在他的計劃中,如果蕭睿能參與進來那就是完美無缺了。而且,蕭睿即是皇帝的寵臣,又是太子的靠山,這樣的人物支援自己,王忠嗣那幾乎是案板上的肉了。

在安祿山眼裏,根本就冇有什麽是非觀念,他的字典裏隻有利益。他覺得,隻要他給蕭睿的利益夠足,蕭睿定然會為他所用。極品美女的進獻隻是第一波,而接下來,就在安祿山離開蕭家後不久,安祿山秘密送往蕭家的厚禮會分批分次地到達。

安祿山相信,冇有金銀財寶和美色打不倒的人。而事實上,他已經打倒了很多人。

望著安祿山得意洋洋離去的背影,蕭睿眼中閃出一絲鄙夷。這絲鄙夷無意中落在身後奚人少女的眼中,她水汪汪的眼中一亮但旋即又黯淡了下去。

~~~~~~~~~~~~~~~

長安城裏風雨欲來,但在距離長安千裏之外的區,今日卻是已經大雨滂沱。

呼嘯的狂風混雜著厚厚的雨幕,捲過南寧州空曠的城頭,獵獵的人軍旗被大雨打濕並幾乎在風中傾倒在地。陰沉沉的天幕上,被一道道閃電裂開,就像是一隻蒼茫的怪獸,時不時吐出陰森森白慘慘的舌頭。

阿黛的女王府議事大廳之外,風狂雨驟電閃雷鳴。可大廳之中的氣氛,似乎也如廳外一樣的陰沉壓抑。

大唐朝廷的移民安置使、翰林學士鄭鞅已經到了,與他同來的還有他父親劍南道節度使鄭攏手下的一個兵馬指揮使,帶了2軍來。

大唐朝廷要讓人和人整體搬遷出區,去西域安居,這種安排震動了整個區和人定居區。人還好說,在那刃等人的努力下,在鄭鞅一再地承諾大唐朝廷的種種優惠政策之後,人部落也漸漸同意了搬遷的要求。畢竟,人定居區的資源日漸減少,僅靠狩獵為生的人,如果離開了唐人的接濟,幾乎就無法生存下去。與其留在這片貧瘠的山林中等死,不如另外去闖出一片天來。

可人就不一樣了。人人口眾多,數以十萬,已經形成了國家政體的雛形。

阿黛雖然是人女王,但這種離開世代定居點,整個族群遷移的大事,她自己也做不了主。讀完蕭睿的親筆信之後,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的阿黛,漸漸明白過來,整體搬遷對於人來說或許不是一件壞事。

各部落的首領雲集南寧州,這事兒已經討論了數十次。三天以來,鄭鞅可謂是磨破了嘴皮子,可無論他怎麽詮釋大唐朝廷的搬遷政策,無論他怎麽許諾並充分說明人搬遷後的美好生存圖景,1個部落首領都不太買賬,很是不以為然。

鄭鞅苦笑著瞥了眼前那個據說已經成為蕭睿女人的年輕貌美的人女王,無奈地伸了伸疲倦的身子,長出了一口氣。耳邊傳來人部落首領們喋喋不休的反對之聲,他百無聊賴地將頭撇開,望向了雨霧瀰漫的廳口。

鄭鞅已經徹底絕望了。此次的使命,他認為他是完不成了。

隻是鄭鞅並不知道,大唐皇帝的密旨已經送達了他父親鄭攏的手裏,假人不肯搬遷,那麽,劍南道的數萬大唐健兒可不是吃素的。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